“好酒岂怕巷子深”农村公路“加速”新疆乡村振兴

  乌鲁木齐9月17日电 题:“好酒岂怕巷子深”农村公路“加速”新疆乡村振兴

  记者 孙亭文

  俗话说“好酒也怕巷子深”,例如深藏在天山脚下的伊吾县哈密瓜、羊肉、蝴蝶谷景区;托克逊县的馕(一种食物)、杏子、红河谷景区等,在“泥泞土路”时代,“好酒”出不去,游客进不来,尘土飞扬、坑洼不平的道路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民生的改善。

  “现在路通了,人心也顺啦”

  今年9月中旬,伊吾县淖毛湖镇瓜农刘平正早早就将田里的哈密瓜卖掉了,因为伊吾县交通运输局修建的逾3公里的农村公路通到了他家瓜地,客商的大货车直接从田里把哈密瓜拉走了。

  刘平正说:“虽然这3公里的路不长,但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我们卖瓜,以前路不通,大型货车到不了瓜地,卖瓜可难了,要用拖拉机运、人背出来,耽搁好多时间,如果遇到雨天,瓜可能就坏在地里了。现在路通了,人心也顺啦。”

  伊吾县交通运输局局长胡新民称,“十三五”以来,伊吾县建设了一批急需打通的“希望路”“致富路”。这些道路使农村、牧区民众的“腰包”鼓了起来。农村公路通向房前屋后、田间地头,解决了长期以来“人背畜驮”的问题,吸引了大批客商以及游客前来,促进了当地民众增收,改善了当地的出行条件。

  今年53岁的伊吾县石磨沟村村民坎吉汗·胡马尔曾经暑往寒来地送两个孩子到前山乡中学就读,草原上一条长16公里的土路,春天大风呼啸、冬季大雪弥漫,其中艰辛外人难以体会。如今,这条16公里的土路铺成了柏油路,坎吉汗·胡马尔成了一名护路员,他像呵护孩子一样呵护着这条路,“路通了,我们村里的孩子出去读书就方便多啦,我要保护好这条路。”

  “交通+”帮助农民吃“旅游饭”

  托克逊县克尔碱村于2015年通了农村公路,因毗邻盘吉尔怪石林、红河谷等景区,该村庄里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村民们的馕、核桃等特产逐渐走俏。该村村委会主任艾尼瓦尔·阿不拉说,目前村里约有50户村民烤馕,游客们在品尝后,“他们都说我们这里的馕好吃。”

  在克尔碱村的馕小有名气后,该村村民没有躺在门口“等客来”,他们还依靠村里的道路和托克逊县县城相通,将馕卖到了县城,甚至更远的吐鲁番、乌鲁木齐。在旅游旺季,阿不都外力·哈力克的馕供不应求,只能让更多的村民“加盟”,共享“路通客来”带来的红利。当地贫困户艾乃吐力·巴拉提今年“加盟”烤馕,有望依靠卖馕实现脱贫。

  伊吾县前山乡曾经是交通的“末端”,如今高速公路、国道、农村公路等道路在此汇集,将当地的红石峪景区、奇格鲁景区等六七个景区连通,当地旅游效果立现。今年7月初试营业的域龙时光民俗风情园,在约两个月的时间里,迎客约7000人次。

  近年来,新疆自驾游升温明显,而自驾游的游客更希望到“人迹罕至”的地方游玩。伊吾县蝴蝶农庄负责人马艳红感受颇深:“路通后游客增多,我们还会带动当地民众一起吃‘旅游饭’,帮助当地贫困民众脱贫致富。”

  据悉,新疆各地将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确保2018年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2000公里,重点完成深度贫困地区剩余4个乡,28个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设任务。道路通了,自有客商来,“好酒岂怕巷子深”。(完)

新闻聚焦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