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山里突围——来自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报告

http://wza.people.com.cn/zxd/uploads/allimg/210112/1-210112160059535.jpg

此图为齐岳山一角

阅读提示:本文通过对一个山区贫困县从贫穷落后到整体脱贫的全方位书写,体现我国在这场波澜壮阔、震撼世界的脱贫攻坚战中的智慧与力量,国家情怀与人间大爱,同时,体现人民群众获得的幸福感与成就感。本文集中展示了解决贫困户“等靠要懒赖”的思想问题;解决山沟意识、走出大山的问题;解决产业瓶颈、建立脱贫致富长效机制的问题;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问题。

(报告文学)

在大山里突围

 

——来自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报告

 

秦顺福

这个被重重大山包围的山区小县,就是位于重庆市东部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巍峨的方斗山与齐岳山像两道巨大的天然屏障,将山里山外隔成两个不同的世界。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封闭的生存环境,严重地制约着这里的经济发展。勤劳朴实的山里人世代突腾于崇山峻岭、千山万壑之间,何曾没有山寨繁荣、小康长乐的梦想与期盼?多少年过去了,重重大山留给他们的依然是一些荷锄晚归和聊以自慰的土家山歌。

在整个采访与写作过程中,我的身心与灵魂处在一种难以安宁的状态。在这场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中,我看到了贫穷与苦难曾经像魔鬼一样紧紧困扰着我的父老乡亲,而那些为了驱除贫困忘我奋斗的人们,在与贫穷困苦作殊死搏斗,甚至不惜牺牲生命!湖北一位县委副书记在奔赴扶贫一线途中发生车祸,不幸遇难;重庆一位县委书记在带队实地勘察扶贫项目时,不幸摔下悬崖,所幸的是被悬崖上的树枝挂住才幸免于难。这些奋斗在扶贫一线的领导干部,用他们的血肉之躯诠释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谱写一曲又一曲镌刻在大山深处的壮歌!

2019年4月15日,这是一个令山里人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春风习习、阳光灿烂。来到重庆市石柱县中益乡,一栋栋褚黄色的农家小院,一条条崭新的沥青公路以及随处可见的太阳能路灯出现在他面前。这个曾经被历史遗忘在大山褶皱里的深度贫困乡,如今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还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打卡地。

当在这里走村入户查看了村民们的实际生活状况后,高兴地说:“看到大家不愁吃,不愁穿,教育、医疗、住房安全越来越有保障,我心里感到很托底。”

神秘的大山与贫穷的历史

冬日的阳光,温暖柔和。我站在一座高高耸立的山峰上,默默注视着远处蜿蜒连绵的群山。我的思绪开始在飘游的山雾中游走,一片红熠熠的光环在我头顶上无声无息地跳动。恍惚间,我看到了流动呼啸的风声里,蠕动着父老乡亲们弱小的身影,他们把全部的痴情和希望都播种在茫茫大山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辛勤劳作,换取的却是可怜巴巴的收成。

http://wza.people.com.cn/zxd/uploads/allimg/210112/1-21011216014J29.jpg

此图为作者(中)在乡干部陪同下采访脱贫的贫困户(左)时,开心地笑了

石柱,作为原四川省(现重庆市)内为数不多的土、汉、苗族杂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改土归流前,俗称“五溪蛮”,其习俗蛮不出境,成为一个表不上书、史少记载的神秘之地。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石柱土家族自治县,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扶贫县。

历史的老人曾经用那双锐利的眼睛关注着芸芸众生。1986年,中国的权威新闻机构——新华通讯社将一篇写满贫穷、饥饿,疾病的内参,沉重地摆在党和国家领导人面前:川东南一个五口之家全部家当不值100元;一家农户三个孩子,仅有一套未补巴的衣服,谁出门谁穿。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么多年了,“让人民吃饱穿暖,过上幸福生活”的初心与现实相距如此甚远,我们的人民依然过着食不裹腹、衣不遮体的穷苦日子。

石柱县王家乡有一个叫戴家村的村庄,是远近闻名的特困村。每年春节一过,村民们便在大队长的带领下,成群结队下山借粮。于是,大队长很快成了远近闻名的“借粮大队长”。

一天,县委秦副书记下乡检查工作,去到一家农户,看到屋里只有一条三条腿的翘角板凳,他只好坐在门口边的碓窝上。这家农户穷的连盐巴都买不起,老母亲端着糠菜糊糊直抹眼泪,儿子为借两角钱买支眼药四处求人。秦副书记的心被戳痛了,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我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到石柱县灯盏乡沙谷村采访,亲眼目睹过那里的贫穷与落后。全村200多户,多数农户住的是土墙房,部份房屋是“土做墙,竹做楼,草盖顶”,四壁透风。一年辛辛苦苦收获的粮食仅够糊嘴。那里的村民愚昧与落后又令人瞠目结舌,他们可以为芝麻小事拼命。有的家庭还有自制的梭镖,问及作用时,他们毫不含糊地回答:“用来打架!”

一位20岁的姑娘在一次械斗中,挥舞着梭镖要将对方的耳朵割下来献给她父亲,以示忠孝,大有烈女味道。

愚昧与落后,除了历史的原因,还是属于贫穷所致。由于穷,孩子们上学顶多读到小学毕业,周而复始,一代传一代。文化落后导致经济落后成了恶性循环。县委一位领导曾对我说:“在我们县,还有比这更贫穷的地方。”

据石柱县官方提供的资料显示,截止2014年,全县拥有总人口54.86万,按照贫困标准线精准识别出贫困村85个、贫困户15758户、贫困人口54908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12.7%。

贫穷,犹如磐石般沉重地压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心上,也压在石柱几十万土、汉、苗族人民身上。于是,一场波澜壮阔、震撼世界的脱贫攻坚战在华夏大地上打响,五十多万石柱儿女在县委、县政府的率领下,在重重大山包围中开始集体突围!

志智双扶,驱除脱贫攻坚路上的拦路虎

位于方斗山脚下的西沱镇,是巴盐古道的始发地之一,也是驰名中外的“云梯天街”所在地。我到达镇上时,夕阳的余辉正从对面山头上弥漫过来,整个镇子被染成一片桔红色。我坐在镇政府宽敞明亮的会议室里观看镇领导特意安排为我播放的一个视频录像。画面中,两名驻村干部轮换背着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在山路上艰难地行走,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我开始以为是驻村干部在学雷锋做好事。但当我得知真相后大吃一惊。

原来,这个被驻村干部背着走的年轻人,是西沱镇黄桷岩村的一个贫困户名叫谭某,镇政府按照政策规定给他家建了新房,但他一家却拒绝入住。村镇干部多次反复劝说都无济于事,他死活都不搬入新房,还公开威胁:“我就是不搬,看你们怎么销号,怎么交差?” 看来,他对扶贫政策很是了解呢!尽管如此,村镇干部没有泄气,更没有放弃,继续上门做工作。经过长达三个月的艰苦努力,谭某终于答应去看房,但又“扯把子”说他脚痛走路困难。两位驻村干部二话不说,就轮换背着一百多斤重的谭某走了一公里多的山路到了新房。

陪同我观看视频录像的陈森林副镇长对我说:这个视频是由拍摄者躲在一边拍的,被拍摄的人不知道有人拍摄,所以,很真实。

同样,距县城最近的三河镇面临的困境也不让人轻松。让村镇干部哭笑不得的是,一个单身汉贫困户,政府提出将他纳入低保,建新房,他不同意;政府提出给他在镇上的企业中安排一份工作,增加收入,他不屑一顾,要他配合政府的帮扶,得满足他的三个条件:一是给他在县城买一套100平方米以上的商品房,二是给他安排一份月薪在4000元以上又很轻松的工作,三是给他找个老婆,还必须在国企或机关单位上班拿固定工资。否则,免谈。

村里镇里的干部不知登门做了多少工作,说了多少好话,他最后才答应搬进政府给他建的新房。

这种“等、靠、要、懒、赖”等现象在石柱比较普遍,无疑成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一道难题,也成了阻碍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拦路虎”。

针对这种状况,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贫困群众中实施“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战略决策,并迅速在全县展开实施。

县交通局局长陈松珍在西沱镇任党委书记时,针对那些无理取闹、耍横耍赖的贫困户大胆地干了一件事,就是把那些不配合政府帮扶工作的贫困户的各种丑陋言行录下来,配上解说词编辑成视频影像,在村里镇里的大会上循环播放,同时,在各村委会的坝子最醒目的地方竖一块“红黑榜”。做得好的上“红榜”,做得差的上“黑榜”。后来发现那些上了“黑榜”的贫困户趁无人时悄悄将自己的名字抹掉。

“这其实是个好事,说明上了黑榜的贫困户有荣辱感了。” 陈局长开心地笑着对我说。

这个视频影像和“红黑榜”在贫困户中确实产生了教育震慑作用。前面提到的那个让驻村干部轮换背着去看新房的贫困户谭某,后来在视频影像中看到自已的“丑态”,肥胖的身体压得驻村干部上气不接下气,满脸大汗。几个上了年纪的村民当众指责他,一点也不给他留面子:“你年轻八轻、好手好脚的,还好意思让岁数比你大的驻村干部背,你是哪家的活老辈子嘛?”谭某被说得无地自容,无言以对。从那以后,他再也不刁难村镇干部,还顺利地搬进新家。

在这部视频影像中,还记录了另一个典型无赖的贫困户。他家在南坪村的一个半山腰上,名叫谭某发,一个60多岁的瘦老头,从不参加村组任何会议、活动,倚老卖老常在贫困户中散布落后情绪,若有贫困户稍有好的表现,他就极尽挖苦嘲讽之能,致使想求上进的贫困户不敢大胆表现。就连政府给他建好的新房也拒绝迁居,其理由很简单:不喜欢住新房,旧房住惯了舒服。但他家的旧房已成危房。有一次,村组干部去他家做搬迁思想工作,他居然像泼妇一样耍起横来,干脆脱光上衣,裸露出瘦骨嶙峋的上身,躺在床上又哭又闹。这一场景,被全程录了下来。后来,视频在村里播放,引起村民的强烈反响,也让谭某发的家人觉得丢人,在全村人面前出丑。

我在采访中特意去拜访了这位“出丑”的老人。那天,冬日暖阳,宽阔的水泥公路在浓荫的树林里弯来绕去。在公路拐角处的一块平坝中,我看到他一楼一底的砖混结构楼房,午后的阳光照在乳白色的墙上泛着亮光。谭某发见我们一行人从车上下来,热情地搬出椅子和板凳请我们坐,随后进屋拿出一包香烟给我们装烟。

“我们经常从这里过路看到他躺在椅子上一边抽烟一边听音响。” 陪同我采访的村党支部书记谭海林笑着对我说。

回到车上, 陈森林副镇长对我说:“要是以前,我们去看他,别说给我们搬椅子板凳,还要装烟,不吵不骂就谢天谢地了。说实话,他现在真的是变了个人,不仅不发牢骚,不散布落后情绪,还      积极参加村组的各种活动和大小会议,经常主动打扫清理会场,也不要任何报酬。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

南坪村是西沱镇以前出名的贫穷之地,不通路,不通电,不通水,光棍多,民风差,不孝敬父母。如今人心变了,民风也变好了,敬老爱幼、热情好客蔚然成风。

陈森林副镇长十分欣慰地对我说:“以前干部最怕去南坪村,去了不是被拦车,就是被缠着上访走不脱人。现在没这种情况发生了。”

县扶贫办副主任张涛在接受采访时说:正是针对贫困户这种“等、靠、要、懒、赖”的情况,我们才有了坚定不移贯彻关于“志智双扶”的重要指示。我们深知“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重要性。我们还专门在全县推行“乡风文明积分制度”来深化“志智双扶”的举措,确实收到了良好效果。

政府帮扶,贫困户奋起自救脱贫致富

谭江明至今都不会忘记2014年初春去县民族中学开家长会的情景。一个留着齐肩短发的女生把他拉到一边轻声对他说:你是谭叔叔吧,我悄悄告诉你一件事,你女儿谭玉婷顿顿吃素菜,走路都打偏偏,好几次上体育课都差点晕倒。这样下去,她的身体可顶不住呀。

原来,他十分懂事的女儿为了减轻父母的经济压力,把家里给她的生活费省下来,一分一厘积攒着,想在她考入大学后能为父母减轻一点负担。

听到这里,谭江明心里十分难过,眼泪在眼里直打转。

谭江明家在沙子镇桃园村学堂组的一个高山上,四面都是高山大岭,一眼望不到头。

那天,谭江明从县城回到家里,刚坐下喘口气,村干部和驻村干部都来了。得知他家的情况后,决定给他家安排一个看护山林的公益岗位,每年有6000元的收入,可以缓解一下他家的经济困境。但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于是,他们动员谭江明利用高山优势搞种植业,发展烤烟及黄莲、重楼等价值高又好卖的中药材。项目不错,可资金、技术从何而来?以前,谭江明也小打小闹搞过,但都以失败告终,没有信心再干,只能眼巴巴地望山长叹。村支书张洪学说:要想摆脱你家困境,只能雄起再干一回,资金问题我们帮你想办法。驻村干部谭太洲立马表态:技术问题我来协调镇里的农技员帮你解决,只要你打起精神甩开膀子干,我们一起帮你想办法。

谭江明听了备受鼓舞,为了大女儿不再顿顿吃素菜,为了一家人不再忍饥挨饿,就是豁出这一百多斤也要甩开膀子干一回。

三月的七曜山上,寒风依然刺骨,积雪满山遍野。村民们还在屋内烤火取暖时,谭江明已带着妻子早早下地整理种烤烟、黄莲的土地,上山采挖野生重楼储备,只待积雪消融后便可移栽入土。

在镇政府和村组干部的帮助下,谭江明率领家人苦干一年后,在冰天雪地里开挖出来的土地开始收获。2016年,谭江明种烤烟116亩,收入达22万元,纯收入9万余元,2018年收入27万元,纯收入超10万元;黄莲栽种13亩,2021年开始采挖,每年可供采挖的黄莲达2亩以上,年收入近10万元。种植重楼3亩,每亩收入近5万元。

有了这些收入,谭江明盖起了三间砖混结构新房,一家人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美好生活。当大女儿将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他手里时,他噙着满眼泪水对女儿说:女啊,你安心去上学吧,爸再也不会让你顿顿吃素菜,让你受委曲,爸现在有这个能力让你吃好穿好!

谭江明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他把政府对他的帮助之恩牢记于心。他家开始有收入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主动把公益岗位让给那些需要政府帮助的贫困户,接着,为村里20多个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三年多来,他给这些贫困户发放的工资多达125万元。2018年,石柱县委、县政府表彰他为“脱贫致富带头人”,2020年11月,石柱县委、县政府再次给他颁发了“奋进奖”,还在全县宣讲“脱贫不忘党恩情”的典型事迹。

在扶贫专干和村支书的陪同下,我来到三河镇玉岭村一个叫蝉腰子的地方。我不太明白这地方为啥叫蝉腰子,是因为山上的蝉多么?我问村支书刘代满,他笑了笑说:不清楚,但现在山上的花椒、黄精、吴茱萸特别多,满山满坡都是,这都是我们村一个贫困户刘瑞发搞起来的。

刘瑞发那天穿着一件蓝色的中长外衣,瘦高个子,留着短头发,可能是阳光直射的原因,他两只不太大的眼睛一直半眯着,脸上却始终带着微笑。

刘瑞发家里有5口人吃饭,基本上靠他一人养活,以前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14年被精准识别为建卡贫户后,村干部动员他发展种植业,但他没钱又不懂技术。好在驻村干部正好是镇农服中心的营林高级工程师黎克剑。黎工当即表态:“种植技术问题由我负责。”村支书刘代满紧接着采取特事特办,各方协调,很快帮他落实了5万元小额贷款,又以产业项目的名义向村镇银行贷款10万元,同时,协调农户,采取入股固定分红(每亩一年300元)的模式使用他们集中在山坡上的土地。在黎工的全程指导下,刘瑞发当年种植优质花椒20亩。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刘瑞发的种植业发展起来了。一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刘瑞发站在山顶上,俯瞰满山遍野绿油油的花椒叶迎风起舞,就乐得心花怒放。

截至2020年,刘瑞发先后投入资金近100万元,发展优质花椒150亩,药用桅子400亩,吴茱萸250亩,套种黄精中药材680亩。按市场价估算,刘瑞发每年的经济收入除去人工工资、管理成本和土地入股分红后可达50万元以上。

三河镇党委书记秦翠华说:刘瑞发通过规模化发展种植业,不仅让自己脱贫致富,还通过土地流转、临时用工等长效机制带动当地贫困户14户、一般农户89户,为他们每年提供近30万元的务工收入。

我在实地采访中还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驻村干部把贫困户当亲人一样对待,仿佛又看到了当年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的那种鱼水关系。

2018年1月20日,马青松从县国资事务中心来到秦家村担任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后,为村民们办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村里争取了两个移动基站,解决了长期困挠村民的手机信号差、上网难的问题。紧接着,他又办了第二件事。村里有条道路虽然早己硬化,但当时修建伧促,路面狭窄,车辆只能单行。在镇里的支持下,硬是把窄路变成了宽路。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觉得这个戴着眼镜做事雷厉风行的小个子书记,不是来耍嘴皮子,确实是来办实事,值得信赖也值得依靠。

利民组五十多岁的谭六香清楚地记得,2019年4月18日那天中午,突然下暴雨,她家背后的公路涵洞被堵塞,山洪漫过公路直冲她家房屋。情急之中,她想到了马书记。

“马书记,快来帮我, 房子要遭冲垮了, 快点来呀!” 她在电话里着急地说。接到求助电话后,马青松立即叫上村干部汪杰冒着狂风暴雨赶到现场,俩人一起用长竹杆在暴风雨中捅了半个小时,终于将堆积在涵洞里的沙土石子捅开,山洪回到了涵洞,不再漫过公路直冲谭六香的房屋。

可是,洪水又通过涵洞冲到村子外面的水田里,一溜溜的梯田绿茵茵的秧苗长势正好,眼看大片秧苗就要被洪水冲毁。此时,马青松和汪杰身上的衣服像刚从水中捞起,全身湿透。他们来不及细想,干脆脱掉上衣,光着膀子挥舞锄头,将一道道田坎挖开缺口,排走漫来的洪水。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拼搏,不仅保住村民的房屋,也保住了大片秧田。

谭六香流着眼泪激动地说:“像这样的好干部,我们还有啥子理由不听他们的话哩!”

有一次,村里的留守老人秦新发养的一头仔牛不慎掉到桃花大堰水渠里,被渠水冲着朝背垭口渡槽去了。这对秦新发老人来说是件天大的事,仔牛一旦淹死,他就要损失几千元。马青松接完电话后,立即叫上一名村干部,带上绳子赶到背垭口渡槽,把那头仔牛救了上来。当时,天色已晚,路面模糊。马青松担心秦新发老人牵着仔牛回家不安全,便索性开着自己的那辆越野车,把老人和牛一起送回去。

他把自己的私家车带到村里来后就成了公用车,无论村里办事,还是村民有事要用车都找他,他从不拒绝也从不收取任何费用,全由自已贴。他觉得群众看得起他、喜欢他是件好事,特别开心。

真帮实扶,“两不愁三保障”落地开花

这个位于石柱县东南部、距县城61公里、被大山紧紧包围着的金竹乡,可能是重庆市内最袖珍的一个行政乡。全乡仅有459户1649人。乡场上除了20多名机关工作人员外,仅有6户人家共10多个居民,完全小学只有6名学生和4位老师,乡卫生院仅一位院长一位医生一位护士共3人,全年的营业收入一万多元,乡场无一餐馆和旅店,山外来人实在太晚走不了,只能住在农户家临时“客栈”里。整个乡场只有一个六七平方米的小商店,卖点日用品。唯一通向山外的公路沿着大山绕过54道拐16道回头弯。在公路未通时,山里人只能沿着山脊上的一条羊肠小道翻过山去县城背日用品回来。家住和农村河坝组71岁的邹国祥老人,曾当过24年村支书,年轻时,他就当过背夫。据他回忆,到县城一个来回大约需要4天,这一趟可获取三四元的力钱。

陪同我前去采访的是我的一位文友,他叫罗涌,石柱县检察院的纪检组长,也是派驻金竹乡的驻乡干部,2020年9月才回到单位上班。他对金竹乡的脱贫攻坚情况了如指掌。他在沿溪镇清明村担任第一书记期间帮助贫困户张仁华养中蜂脱贫致富的故事,我曾专门采访过,《检察日报》用了接近一个整版刊登这篇报道,十多家门户网站转发。

我这次到金竹乡主要去采访驻乡干部秦叙万提供给我的“三张笑脸”故事。说的是金竹乡和农村河坝组邹正斌家的事。

邹家有五口人,六年前,邹正斌的父亲邹学明患了肺癌晚期,女儿邹莉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母亲黄明春又是肢体二级残疾。一个家庭,两个重病,一个重度残疾,治病借了不少外债,由于只借不还,后来没地方借了。一家人整日愁容满面,仿佛天都要塌下来。 邹正斌的妻子,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生活压力,悄悄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信。

在这危难时刻, 扶贫干部走进了他家。2014年6月30日,邹正斌一家被精准识别为建卡贫困户,纳入重点帮扶对象。  从此,邹正斌家常常出现帮扶干部的身影,嘘寒问暖,帮助收集治病发票、病历,联系核实报销医药费,同时安排生产,救济救助资金物资陆续到家。2016年4月,邹学明病逝。政府通过多方努力,帮助治好邹正斌 女儿的病,送她到金竹完小上学。学校帮她申请到了政府每学期教育资助1850元。她在这所全日制寄宿学校愉快地学习生活着,脸上挂着笑容。 母亲黄明春,享有每月50元的残疾人生活补贴,老年保险105元,享受政府全额资助新农合保险。黄明春也开心地笑了。 2016年,帮扶干部联系县残疾人联合会,帮助黄明春申请到残疾人建房补助资金6万元,建起一座一楼一底占地面积99平方米的砖混结构房,新房建好后不欠外债。 2016年12月,邹正斌家成功脱贫,他也笑了。这就是 “三张笑脸”的故事。

我在邹正斌家亲眼看到,他家的新房就建在公路边,房前屋后绿树葱郁。 家里不仅有冰箱、彩电、洗衣机等现代家电,还有冲水厕所,彩砖灶堂、案板、碗柜等,充满现代化家庭气息。据村乡干部介绍,邹正斌一家三口,除享受全额资助新农合参保外,还享受贫困户精准脱贫保险,全家享受每月低保980元。 帮扶干部还帮助邹正斌申请落实了生态护林员公益岗位,全年补贴6000元,种植黄莲每年有近万元收入。邹正斌农闲时到县城建筑工地运送建筑材料,每月有几千元收入。 邹正斌一家在政府的倾情帮扶下,真正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好日子。邹正斌逢人便讲,是党和政府的救助,帮扶干部的帮助,他家才走上了希望之路,幸福之路。

当我坐在西沱中学谭文兵校长办公室听方继琼老师讲述一位贫困女生的故事时,这位还长着一张娃娃脸、戴着近视眼镜的年轻女教师的情绪感染了我。她几度情绪失控,泪流满泪,泣不成声,一位年纪大点的女教师几次起身去拿纸巾给她擦眼泪。

让这位女教师落泪的女生叫江某溶,家住王场镇双星村。方继琼老师在核对初一新生户口时,发现江某溶拿出的户口薄上只有父亲江书祥一个人的名字,问她是怎么回事,江某溶回答,她和她母亲一直都没户口。

这个户口薄掀开了江某溶不幸的家事。江书祥并非她的亲生父亲,由于家里太穷,46岁那年,江书祥才在别人的撮合下与一个离家出走的已婚女人凑合在一起过日子,20多年也未生育。2004年,江书祥在路边拣回一个弃婴,取名江某溶,与老伴一起把她抚养成人。但江某溶和养母杨明玉一直都没在当地户口管理机关登记入户,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过来了。

当学校得知江某溶家的特殊情况后,准备按政策规定给她帮助,但她连户口都没有,帮起来很困难。

就在此时,王场镇驻双星村的驻村领导、镇人大主席江策正在双星村挨家逐户排查有无漏报贫困户,结果查到江书祥家,发现他家居住的土墙房破烂不堪,墙上裂口巴掌大,一看就是典型的危房,属“两不愁三保障”解决的对象。江书祥一家很快被精准识别为建卡贫困户。但同样面临杨明玉、江某溶的户口问题。

“当时,落实她们的户口问题遇到很多困难,”县公安局王场派出所所长刘涛、副所长刘洪湖在接受采访时对我说:“首先要按规定排除江书祥、杨明玉不涉嫌人口买卖问题,这个程序很复杂,同时还要帮助落实江书祥、杨明玉与江某溶的收养关系问题,牵涉到多个部门。我们及时把情况向县局作了汇报,县局又及时请示市局,在不违反法律和政策规定的前提下,采取特事特办,抓紧时间为她们解决了户口问题。”

杨明玉、江某溶的户口问题解决后,王场镇政府根据政策规定,筹集资金为他们家修建了新房和购置家俱和日用品。帮助发展养殖业,土地流转,增加收入,一家三口继续享受低保每月共有1300元,江某溶在义务教育期间享受社会低保兜底。如今,江某溶在西沱中学进入高中一年级学习,学校仍在住宿、生活上给予她力所能及地帮助。

县教委主任阮斌文在电话中接受采访时说:“自2015年以来,全县累计资助贫困学生56万人次3.75亿元,以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入学率达100%,一个都不少,攻固率达100%,一个都丢。”

离开王场镇,我驱车来到位于石柱县北部的鱼池镇。此次到鱼池镇,是因为要采访一个叫李传生的脱贫户。

家住鱼池镇团结村杉树组的李传生家,于2014年6月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镇党委书记秦小华亲自做他家的帮扶责任人,一起制定脱贫计划,并通过为李传生落实雨露培训、乡村旅游发展补助和小额信贷等扶贫措施,帮助他家建起了小型农家乐。2016年6月,李传生的“梅园农家乐”正式开业,年均纯收入近10万元。同时,夫妻俩利用旅游淡季在本地打零工,一年也有上万元的收入,李传生一家重新拥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通过两年多实干苦干加巧干,他们家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于2016年成功脱贫。

李传生在接受采访时饱含深情地说:“我们赶上了好时代,遇到了好政策,有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我们要心怀感激,勤劳致富,这才是我们摆脱贫困过上小康生活的根本出路。”

遍地产业,朝阳般普照千山万岭

赶到冷水镇那会儿是上午九点过一刻,太阳正好挂在齐岳山(又称七曜山)上。杨胜东镇长一见面就开门见山地对我说:我带你去村里走走。

冷水镇是石柱县也是重庆市的东大门,与湖北利川市白羊塘接壤,沪渝高速公路出入重庆的第一门户窗口,是黄水国家森林公园重要特色景区和导入口,其区位非常独特,境内海拔1150米至1895米。

我们来到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杨镇长对我说:这就是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和“美丽休闲乡村”的八龙村。

经过几年摸索,八龙村走出了一条“山上种黄连、水中栽莼菜、家里迎宾客”的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子。全村31个贫困户实现了黄连、莼菜以及乡村旅游全覆盖。

八龙村借助本村的区位优势,引进企业投资打造3000亩西南第一高山花海—云中花都,以观赏花卉、水果采摘、空中漂流、游购娱乐为一体的综合观光休闲园。同时,成功打造西南地区最大的高山滑雪场。这些项目的落地,给八龙村的贫困户带来大量的务工机会,每年单户收入高达2.46万元。而全村的莼菜种植面积突破2800亩,带动贫困户实现每年户均增收2万余元。

八龙村的立体产业发展为全村脱贫攻坚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冷水镇全面展开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说到产业扶贫,就不得不说石柱的辣椒,而说石柱的辣椒又不得不说到一个女能人——石柱县三红辣椒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县辣椒行业协会会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谭建兰。她带领全县农民广泛种植辣椒,通过多年打造,使石柱辣椒不仅成为全国知名品牌,石柱被命名为“中国辣椒之乡”,更是成为全县农户脱贫、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

黎小勇是2016年10月到王场镇担任党委书记的。他到任后与他的搭档谭龙华镇长一起对全镇的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敏锐地意识到,不搞产业发展没出路,全镇脱贫摘帽、防止返贫将是一句空话。

于是,经过认真考察,王场镇与一家很有实力的知名电商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由该企业负责全额投资在王场镇双龙村和石溪村打造晚熟柑橘生产基地和百香果生产基地;王场镇负责将基地内的道路、生产用水建好,负责处理涉及村民土地流转产生的矛盾纠纷。

自2018年以来,王场镇通过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打通和扩建基地内道路并全面硬化,接通自秦家村背垭口到基地长4公里的供水管道。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为企业入驻创造了便利条件,也极大改善了村民们的生活、出行条件,实现村组通路通水。此举可谓一举两得,皆大欢喜。

经过近一年的土地改良整治和打造,该企业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将3500亩荒芜多年、遍地杂草的撂荒地,建成了初具规模的晚熟甘橘基地和300亩大棚百香果基地。直接带动当地农民515户,其中,贫困户97户。基地完全培植成熟后,还可以返租给村民,既可减少公司的管理成本,又可增加村民收入。

王场镇近年大力发展特色农村产业取得了可喜成效。三年来,全镇共规模连片发展特色产业9000多亩,其中柠檬4720亩,柑橘3500亩,百香果400多亩,青脆李400多亩,新发展中蜂3000群。这些产业共带动农户近4000户,其中,建卡贫困户300多户。2019年,王场镇被石柱县政府评为全县产业振兴示范镇。

据了解,石柱县近几年发展“四个30万” 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项目,已发展黄连为主的中药材31.25亩,以辣椒为主的调味基地10万亩,以莼菜为主的高山蔬菜20万亩,干鲜果在地面积17.4万亩,生态养殖中蜂13.8万群,畜禽养殖245万只(头)。通过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县累计栽植脆红李、柠檬、核桃、晚熟柑橘、百香果等长效产业25.36万亩。通过产业带动全县贫困户达9887户。

在农村危房改造方面,自2017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3.6亿改造29732户,全面保障农村住房安全,同时,投入3.02亿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改善37652户,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市住建委的大力褒奖。

在农村道路交通建设方面,近几年更是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做到了全县村组通公路率达100%,户户便道硬化率达85%。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19年4月,石柱县以零漏评、零错退、群众认可度高达97.91%的成效,一举摘掉国家级贫困县“帽子”。

2019年10月,石柱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

历时二十多天的采访圆满结束了。离开石柱那天,冬日的阳光洒满连绵起伏的群山,阵阵轻风迎面扑来,仿佛在向我挥手致意。

(本文在采写中,承蒙石柱县委、县政府及扶贫办和相关乡镇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作者简介:秦顺福,笔名:秦拓夫,资深媒体人,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在中央新闻单位担任财经记者、法治记者、主编等职。迄今为止,在国内100多家知名报刊和门户网站发表文学作品和新闻作品2000余件、约600万字,出版纪实文集和中、长篇小说多部。

来源:http://wza.people.com.cn/zxd/a/zuixinzixun/2021/0112/154.html

新闻聚焦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